售電公司在電力市場中扮演著雙向的角色。關于用戶來說,售電公司擔任進行電力營銷,促進更多的售電交易;關于發電企業來說,售電公司調集用戶(包含中小企業和個人用戶)的用電需求,作為籌碼與發電企業進行議價。
雖然售電公司走在相同的道路上,但由于布景不同,它們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。通常情況下,售電公司能夠分為三類:
一,第三方售電公司:獨立于發電企業和輸配電網運營商,經過購買電力資源并進行再出售,向用戶供給電力供應服務。
二,擁有配網運營權的售電公司。業務不只包含售電,還包含配電。
三,電網企業的售電公司。即電網公司自己建立的售電公司,首要為政策導向。
售電公司如何盈余?
一,賺差價。
這是售電公司的根本盈余形式。即從批發市場購買電力,再以較高價格出售給終端用戶,經過差價獲取贏利。然而,由于電能交易屬于大宗商品交易,單位贏利較低,賺取差價的空間有限。要獲得較大的盈余,需求具有大量負荷支撐。國家電網均勻每度電的贏利水平較低,因而需求大量的售電量才干完成可觀的盈余。
二,贏利共享。
獨立售電公司與用戶一起承當危險,并對優惠電價部分進行利益共享。如果實際售電量低于預期,造成的損失將由獨立售電公司和客戶一起承當。這種形式危險較小,出資較少,更適合資金不足的獨立售電公司運用。
三,根本保底和贏利提成。
這是贏利共享形式的升級版。獨立售電公司供給根本電價差,當電價差超出預期時,獨立售電公司與用戶共享贏利,運用戶也能在售電行業獲得盈余分紅。
四,其他。
除了上述說到的盈余形式,獨立售電公司還能夠探究其他方法。例如,與中小型分布式光伏電站、風電站等合作,降低成本,削減過網費用,供給多樣化的消費形式和套餐,以吸引不同方面的贏利。
售電公司如何運營?
隨著我國加速推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系統建造,2022年,電力市場交易規劃和主體數量均創歷史新高。在電力交易機構注冊的市場主體數量初次超過60萬家,同比增長29%,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,為電力市場開展奠定良好基礎。
在電力市場交易中,注冊是邁入市場的第1步,更是參與交易是電力市場的關鍵環節。
為幫助市場主體了解注冊、交易環節流程,茲定于線上舉辦《手把手教你電力交易全流程》培訓班,課程內容包含電力市場主體注冊、信息更改披露、退市操作、新一代電力交易平臺交易操作、綠電/綠證交易操作流程等等。